新生儿护理的八大误区

来源:发布时间:2013-11-14 15:54:11

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到出生后1到4周这段时间,刚刚从一个生存环境到另一个环境,宝宝经历了从母体到宫外的巨大变化,身体各方面技能还未发育完善,而且面临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问题,因此这一阶段对宝宝的正确护理非常重要。但是护理新生儿需要注意很多问题,往往将新妈妈们搞得晕头转向,特别是那些比较容易混淆或者出错的地方,更是给新妈妈们带来很大的困扰。

新生儿护理的八大误区

1、将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

新生儿在生后2~3天开始出现黄疸,4~5天后较明显,7~14天自然消退,一般情况良好,无不良反应,称“生理性黄疸”。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,那么就不是病态,更不是肝炎,叫“生理性黄疸”。它一般在生后第4~5天出现,一周左右消失。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,新生儿生理性黄痘的产生原因是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,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,使皮肤发黄以及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,肝细胞产生的酶活性不足,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,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,引起皮肤黄染。总之,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,不需要进行特别的*。

2、乳汁溢出时挤压乳腺,酿成大错

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~5天会出现轻度肿胀,并有少许乳汁溢出,7~10天达高潮。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*,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*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,无论男孩、女孩都可有,属于生理现象,2~3周即可消失,千万不要挤压,因为挤压很可能造成乳腺炎。

3、错误的放弃初乳

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,因初乳颜色太黄,比较清淡,所以有的人认为“初乳”是“坏乳”而白白挤掉,甚为可惜。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乳糖、矿物质,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,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、百日咳杆菌、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,且能抵抗麻疹、小儿麻痹等病毒。实践证明:产后开奶时间越早,乳汁分泌越好;吸吮越勤越早,产乳越多。

4、将正常的溢乳误认为是呕吐

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驰,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,胃容量小(约为30~60毫升),胃呈水平位,故易发生溢乳。喟奶后应将竖起,轻拍后背,排出咽下的空气,然后取右侧卧位,枕头高3~4厘米即可。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,不应按呕吐*。

5、误将不该擦掉的胎脂擦掉

胎脂有保护皮肤、防止*感染及保温的作用。除胎脂较厚,皮肤皱褶多的大腿根、腋下及脖子等处,略加擦拭,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肤而发生糜烂外,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。

6、脱水热误认为是感染发烧

少数新生儿出生后的第3~4天有一过度性发热,体温骤升,有时可达39℃左右,但一般情况良好,夏季多见。若补足水份后,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,不需*。有人误为感染,给予**是有效没有必要的。

7、新生儿脱发误认为是病症

有些新生儿出生的时候头发很好、很黑,过些日子有的地方会脱发,这不是病态,属正常现象,俗称“奶秃”,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头发也会越长越好的。不过造成新生儿脱发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。

8、四肢抖动误认为是抽疯

因新生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,对下级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,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的动作或睡眠时会因突然抖动而惊醒,父母不必担心,这不是病态,是正常现象,慢慢可以随孩子的增长而消失。

孕早期在线咨询
预约挂号
相关文章
News Center